解放日报在沪创刊75周年:向延安,在上海,一份事业新的开始

“延安不是目的地,恰恰相反,延安是一份事业的开始。”5月28日晚,“解放·东证之夜”《向延安》专场演出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当天,《解放日报》迎来在上海创刊75周年。

对诞生在延安清凉山的《解放日报》而言,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的“新生”,正是一份事业新的开始。正如当年的年轻报人们在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中所写,“我们共产党人从今天起在上海刊行解放日报,用他的篇幅来发表自己的主张,向上海人民作各种建议。”这份《解放日报》在上海的创刊号版面被放大后,成为观众在剧院大厅驻足打卡的纪念道具。

作为“光荣之城”上海红色文化季重要项目之一,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制作出品、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的海派谍战话剧《向延安》5月27日起迎来在上海首轮6场演出,6月底还将亮相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的故事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为时代背景,讲述向往延安但始终未至延安的主人公向金喜在险象环生的上海坚守革命理想,并通过围绕在他身边形形色色的家人同窗,以丰富的人物群像描绘出一代人的命运沉浮与悲欢离合。

首演之后,观众口碑开始发酵。“致敬无名英雄,上海永远是一个充满故事和魅力的城市”“大时代的小人物给了我太多感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所有的无名英雄应该被铭记”“亲情、友情、家国情里,闪烁着人性挣扎后迸发出的柔软弧光”“永远会被平凡人的伟大信念所打动”……一条条真情评论验证了导演李伯男与全体主创希望与观众一同探索的答案——“信仰是什么”。“演出结束,路过一大片向日葵,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感谢为和平岁月做出牺牲的无名英雄们。”一位观众特意拍下散场后邂逅的城市风景。

“我写《向延安》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青春之歌,这是一九四零年代受信仰引领的一群年轻人的青春之歌;一是上海十年,在这重要的上海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与社会变革紧密相连。”观看首演后,原著作者、编剧海飞向记者表示,话剧舞台呈现“完成度高”,“谍战和人生百态融合得恰到好处,观众看到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更多的人生”。他希望,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不仅了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隔着时空,与剧中人产生精神共鸣。

“作为一名有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特殊的日子欣赏话剧《向延安》,回想‘延安’这个赋予我们信心与力量的词,热血沸腾,更加坚定了为建成文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上海三联书店青年编辑王赟说。

专场演出开始前,与解放老报人郭昌熹一起完成“解放之路”拼图的解放日报青年记者李楚悦说:“参与‘解放之路’寻访报道活动,对我这样的年轻记者来说,与其说是一次工作经历,不如说是一场精神洗礼。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高地。理解‘解放’初心,方能传承党报使命。烟火气与革命理想相辉映的舞台故事,让我领略到热血革命与青春理想交织出的时代之歌。”

“《向延安》聚焦的是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一颗最为平凡的水珠,从小人物的视角让观众看到理想信念烛照下的青春、热血、牺牲。充满倍速感的舞台节奏,灵动大气的舞台呈现,充满人性剖析深度的人物塑造,展开了一卷朴素、真切、感人的平民史诗和在时代洪流中青春成长、分化的心理画卷。”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感慨,剧中反复出现的“奔向延安”场景,意味深长地昭示了“向延安”的精神内核——“延安是理想和信念结合的意象,我们的精神可以一次次扺达延安”。

“解放·东证之夜”《向延安》专场由解放日报社与申能集团旗下东方证券联合打造。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