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支视频或一堂课,讲一个关于宇宙的故事
恒星是怎么形成的?黑洞里有声音吗?木星的四颗卫星各自有什么特点?宇宙中可讲的故事无数,而怎么把故事讲好讲明白,是当下天文科普教育的关键。
8月3日,第六届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闭幕典礼在上海天文馆举行,一批优质的天文科普作品脱颖而出。
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前身为宇宙漫游创作大赛,自2010年起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天文领域知名的全国性赛事。本届征集活动设置“天文微视频”“天文微课堂”两个板块,创作者们利用天文数据、可视化平台以及多元化的媒介手段、教学模式、艺术形式展开创作,更好地讲述自己的天文故事。
当一名9岁的孩子思考星空
“我有时候觉得时间是不存在的,有时候又觉得它存在。感觉宇宙中有很多未知,就会很好奇。”面对媒体采访时,2015年出生的常安显得有些拘谨,但在断断续续的回答里,也一点点分享着自己对于头顶那片星空的兴趣。
这次活动中,常安在爸爸的帮助下提交了一份名为《常安在2035年的一天》的作品,获得了微视频三等奖。这个视频里,常安幻想着自己在20岁时作为一名研究员登上火星,研究树木花草等的种植。在她的想象中,未来的太空舱很舒适,可以调节温度,人也不会飘起来,宇航服非常轻便,还有机器人来叫早和提供早餐。以她的想象生活为主线,视频也呈现了一些关于火星的知识。
常安在台上领奖。
常安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创作,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比如进一步了解了火星的面貌,知道它可能会成为人类未来的家园,也知道了火星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是火热的。而与此同时,她也产生了更多新的问题:未来科技能让人们在太空舱中不飘起来吗?会有适合在外星土壤种植的植物吗?机器人能够和人类一起登上太空吗?
这次活动并没有限制参与者的年龄,因而在颁奖典礼上,不乏比常安年纪更小的孩子。在父母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也能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一个简单的科普作品。“宇宙是浩渺的,因此大赛也很开放,不能面向很窄的特定人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表示,再小的孩子也可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悟,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非常有帮助,甚至对往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都会起到作用。
总的来看,参赛的创作者以青少年为主,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皆有。崔辰州告诉记者,这些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对细节的洞察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很多作品都是独辟蹊径,和专业的天文研究工作者视角很不一样。
举例来说,崔辰州觉得“红月亮”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此次却有参赛作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复现“红月亮”的成因,让人眼前一亮。该作品的创作者之一黄懿是一名准大四的物理专业师范生。她告诉记者,早先看到过相关的新闻,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祥”,于是就想到用科学的方式来讲明成因,打破认知。
黄懿在活动现场。
15天时间,三名师范生一起,用白色灯光模拟太阳,用加入了牛奶的水池模拟大气环境。为了确定加入牛奶的量,他们反复多次实验,最终确定用八分之一瓶盖的量即可。为了让这堂实验课能被所有人接受,他们的讲稿和ppt都经过了六七次的调整。最终,《星辰之吻:红色月影的奥秘》拿下微课堂一等奖。
科普教育要以数据驱动,重视“融合”
在各个层面上,本次征集活动都是开放而多元化的,唯一的一个硬性要求是,作品中需要体现出天文数据的作用。崔辰州解释说,当下所要推崇的理念是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现在很多知识的传授都是直接灌输,而通过数据手段能让大家理解到很多知识来自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侯金良也在致辞中专门提到,参与者们借助科学数据可视化和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球海量的天文数据资源,不仅体验了科学数据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
除了“数据驱动”外,本届征集活动的主题为“融合”。随着天文学研究的发展,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学帮助科学家构建出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宇宙图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交叉融合,就像拼凑一幅宏伟的拼图,以揭示宇宙中更为复杂的面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天文科学教育同样需要“融合”的思想,将精确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与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有机结合,从而探索更多创意的可能性,将宇宙的奥秘展现给大众。
在崔辰州看来,天文学的发展和科普作品的创作都需要“融合”。一方面,天文学的发展要“天地融合”,结合地面上和太空中的望远镜,光学波段、高能波段、射电波段等不同波段的数据融合,能够产生更好的科学研究成果。而科普作品创作过程也有跨界融合的需求。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也说,天文科学教育需要融合的思想,科学内容可以和艺术内容、时尚内容等进行融合,为大众创造出更多的乐趣。
参赛作品之中,有的纳入了《西游记》中的悟空形象,有的把M87黑洞的研究和奥特曼光线做对比,“融合”无处不在。参赛团队中,同样不乏跨界融合。获得微视频一等奖的《宇宙漫游:恒星形成沉浸之旅》创作团队中,成员是来自物理、化学、艺术等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据了解,活动自去年12月3日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44家单位共207位选手参与创作,征集作品91部,50位教师从科学性、艺术性、漫游技巧等方面为作品提供了指导。最终,活动评出第一名作品5部、第二名作品11部、第三名作品23部、优秀作品29部以及最佳作品6部。此外还评出了优秀指导教师15名、优秀组织单位7个。这些优秀作品将陆续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上海天文馆的相关媒体平台与公众见面。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