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1年多,上海市中心这家24小时书房怎么样了

被誉为“上海文化第一街”的福州路,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每天往来的市民、游客众多。拥有藏书100余万册的黄浦区图书馆就坐落在那里,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展览展示、电子阅览、参考咨询、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等多元文化服务。

令许多人惊喜的是,在寸土寸金之地,图书馆开设了市中心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以扩展阅读空间、延长阅读时间的方式,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夜间阅读需求。开放仅一年,这个免费的“不打烊”阅读空间已服务了超过37700人次。有人说,这是上海为人们点亮的一盏文化之灯,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温度。

走进图书馆大楼,右手边的第一个门进去,便是24小时城市书房。满墙的书架,放着馆方精选的3000余册书,涵盖红色党建、文学历史、地方旅游、经济、艺术等门类。一台24小时自助借还机,可满足读者借阅图书的需求。从另一侧小门进去,能看到饮水器,还有卫生间,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城市书房的空间不算大,但阅读、学习氛围令人动容。除了书架和自助借还机,绝大部分空间都用来摆放桌椅,就连靠窗一侧都利用起来。考虑到许多读者需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馆方还在原有充电接口的基础上加装了几个,尽可能地让大家待得安心,不打断沉浸式阅读学习氛围。

工作日午后,街头骄阳似火,城市书房里清凉舒适,30余个开放座席坐得满满当当。环视一周,能看到看报的老人、写作业的少年、敲击键盘的白领,还有短暂休憩的游人,大家都低着头忙着手头事。保安小刘告诉记者,尽管每天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但大家都会自觉维护那里的环境,保持安静。

白天如此,夜晚呢?小刘说,天黑之后,人还是一样多,图书馆其他区域到夜间8:30就关闭了,那些意犹未尽的读者便会转移到城市书房。“经常是凌晨两三点还有十来个人。”

24小时城市书房开放后,黄浦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张青对城市书房的需求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一位在周边写字楼上班的读者曾告诉我们,她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到图书馆都是急匆匆地阅读,现在有了24小时开放的空间,终于可以让她放松身心地享受阅读,并且这里的灯光、桌椅也都非常舒适,让她可以长时间‘泡’着。”

24小时开放,也给图书馆运营管理带来了挑战。为保障读者的人身安全,馆方配备夜间保安定时巡逻,确保图书馆内部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安装闭路电视摄像系统,监控图书馆内部和外围的活动,防止可能出现的不当行为。同时,根据公安部门相关要求,每天20:30至次日9:00时段要求读者实名登记进入,确保夜间时段的安全管理。通过实名登记,馆方对城市书房使用读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收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面向人群的服务措施进行优化。

正值暑期,许多本地及外地大学生看了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推荐后慕名而来打卡,也有一些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好奇地进来休憩。对于他们,城市书房的大门始终敞开。在张青看来,城市书房致力于满足多样化的公众需求,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片绿洲。“我们尽可能在不同的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实现书房资源的全面而深入利用,努力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以满足更多市民的期待。”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